一起快速瀏覽7種塑料表面處理工藝
2021-03-29 來源:包材商圈
塑料表面處理工藝,是通過色彩、涂料、工藝、設備等有效整合的結果,不同的工藝,造就了塑料成品的不同效果,本文我們一起快速瀏覽7種表面處理工藝:
表面處理

一般來說,塑料的著色和表面肌理裝飾在塑料成型時可以完成,但是為了增加產品的壽命、提高產品的耐磨性、耐蝕性、裝飾或其他特種功能的需要,通常要進行塑料表面處理,也叫二次加工。
01 磨砂
磨砂塑料一般都是指塑料薄膜或片材,在壓延成型的時候,本身輥子上是有各種紋路的,通過紋路不同來反應出材料的透明度。

02 拋光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03 噴涂(涂飾)
塑料噴涂主要是在金屬設備或零部件上涂覆一層塑料,起到防腐、耐磨、電絕緣等作用,塑料噴涂工藝流程:退火→除油→消除靜電及除塵→噴涂→烘干。

04 印刷
塑膠件印刷是指將所需圖案印制在塑膠件表面的一種工藝,可分為絲網印刷、曲面印刷(移印)、燙金、滲透印刷(轉印)、蝕刻印刷 。
絲網印刷

絲印工藝是油墨透過網版的部分網孔后漏印在承印物上,網版其余部分網孔被堵塞,油墨透不過來。印刷時油墨倒在網版上,在無外力作用下油墨不會自行通過網孔漏到承印物上,而當刮板以一定的壓力和傾斜角度刮動油墨時,它便透過網版轉移到下面的承印物上從而實現圖象的復制。
移印

移印的基本原理是在移印機器上,先將油墨放入雕刻有文字或圖案鋼板內,隨后通過油墨將文字或圖案復印到橡膠上,再利用橡膠將文字或圖案轉印至塑料產品表面,最好通過熱處理或者紫外線光照射等方法使油墨固化。
燙印

燙金工藝是利用熱壓轉移的原理,將電化鋁中的鋁層轉印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特殊的金屬效果,規范來講燙金是指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將電化鋁燙印箔(燙金紙)燙印到承印物表面的熱移印工藝過程,因燙金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電化鋁箔,因此燙金也叫電化鋁燙印。
轉印
分為水轉印和熱轉印,水轉印是利用水壓將帶彩色圖案的轉印紙、塑料膜進行高分子水解的一種印刷;熱轉印是將花紋或圖案印刷到耐熱性膠紙上,通過加熱,加壓,將油墨層的花紋圖案印到成品材料上的一種技術。
鐳雕(激光打標)

是一種用光學原理進行表面處理的工藝,與網印移印類似,通過鐳雕可以在產品表面打字或者圖案。通過激光束的光能導致表層物質的化學物理變化而刻出痕跡,或者是通過光能燒掉部分物質,顯出所需刻蝕的圖形、文字。
05 IMD-模內裝飾
模內裝飾技術(In-Mold Decoration),亦稱免涂裝技術,表面硬化透明薄膜,中間印刷圖案層,背面注塑層,油墨中間,可使產品耐摩擦,防止表面被刮花,并可長期保持顏色的鮮明不易退色。

IMD模內裝飾是一種相對新的自動化生產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IMD能減化生產步驟和減少拆件組成部件,因此能快速生產節省時間和成本,同時還具有提高質量,增加圖像的復雜性和提高產品耐久性優點,IMD)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方法,它是在薄膜表面上施以印刷、高壓成型、沖切,最后與塑料結合成型,免除二次作業程序及其人力工時,尤其一般在需背光、多曲面、仿金屬、發線處理、邏輯光紋、肋骨干涉...等印刷噴漆制程無法處理的時候,更是使用IMD制程的時機。
當然在這里要特別注明:并非所有塑膠表面裝飾都能用IMD工藝所取代,IMD還存在材料技術瓶頸(如硬度與拉伸的反比關系,定位精度,異形與凸點間距,拔模斜度等)具體產品要提供3D圖檔讓專業工程師進行分析。
06 電鍍
電鍍(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著一 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鍍層金屬多采用耐腐蝕的金屬)及增進美觀等作用。

07 咬花
模具曬紋又稱咬花。是用化學藥品如濃硫酸等對塑料成型模具內部進行腐蝕,形成蛇紋、蝕紋、犁地等形式的紋路,塑料通過模具成型后,表面具有相應紋路。與其他處理手段較大的差異是,咬花是對模具的加工,而其他則是直接對半成品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