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物理化學性質均優異 應用領域廣泛
2025-05-06 11:11 來源:新思界網
PET全稱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種結晶型飽和聚酯,常態下主要呈現為表面平滑有光澤的乳白色或淺黃色的高度結晶聚合物。PET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樹脂,根據性質的不同,其共聚物可以分為非結晶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PET)、可再生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環乙烷二甲醇酯(PETG)。
PET可以長期耐受120℃的高溫環境,同時還具備耐蠕變、耐疲勞性、耐磨擦、不易磨損等特性,具有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PET耐電暈性較差,但電絕緣性優良,在高溫高頻環境下,仍有較好的電氣性能,因此PET是電子電器行業制作絕緣部件的理想材料。PET也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無毒無味,耐候性佳,耐弱酸、有機溶劑和大多數化學試劑腐蝕。
PET因其輕便、耐用、物理化學性質俱佳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包裝、電子、汽車、紡織等領域,是現代工業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包裝行業,PET常用于制作食品、飲料、藥品、化妝品的外包裝或是工業容器;在汽車行業,PET可以用于制造汽車儀表板、車燈罩等大型部件,也可以用于制作齒輪、皮帶輪、泵殼體等小型零件;在紡織行業,PET兼具不易吸水和耐磨性,其制成的滌綸纖維是制作運動服、沖鋒衣、各類床品等的理想材料;在醫藥設備領域,PET穩定的化學性質和機械強度,使其成為制造醫用器械的理想材料。PET下游應用領域廣闊,預計隨著下游領域的不斷發展,PET市場需求量將逐步提升。
PET生產主要以對苯二甲酸為原料,目前制備工藝已經趨近成熟。PET制備工藝主要分為間接酯化法和直接酯化法。間接酯化法又稱酯交換法,也是最傳統的PET制備工藝,最早可以追溯至1963年。間接酯化法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首先將對苯二甲酸甲酯化并對產物進行精制分離雜質,得到高純度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其次將高純度對苯二甲酸二甲酯與乙二醇在在高溫環境與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于釜式或塔式反應器中進行酯交換反應,形成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其低聚物的混合物;最后再進行縮聚,逐步減壓,借助高溫環境餾出副產物,提升產品聚合度,最終得到PET。直接酯化法是近年來對苯二甲酸提純技術提升后產生的新型工藝,較生產成本間接酯化法更低,經濟效益更高,是目前工業上最主流的生產工藝。